2020年11月20日,海立電器首屆精鷹畢業匯報暨畢業盛典隆重舉行,19名精鷹順利畢業,見證了屬于他們的榮耀時刻。海立電器總裁李海濱,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鄒旭明,副總裁彭真義和李辰豪,CTO周易,海立集團CHO黃亞非,海立電器行政總監張曉霞等多位領導與會。
畢業典禮采用“奧斯卡嘉年華”的形式,“海立藍天隊”、“勝羽隊”、“SeaHawk隊”、“海鷹隊”四支隊伍分別匯報了一年半來的課題實踐成果,他們從團隊介紹開始分享,涵蓋了項目介紹、完成情況、成功與欠缺的地方,實施意見反饋、以及體會與學習心得。與會領導一一予以專業指導,幫助精鷹們開闊思維,洞見真知。
海立電器總裁李海濱在致辭中強調:“畢業不是終點,希望每一位精鷹把畢業作為新的起點、新的動力。今后要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,在崗位上更好地錘煉自己。要把個人追求融入到公司轉型發展的全過程中,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專業素養,實現企業和個人的共同成長;要努力做到學用結合,將學習成果運用到實踐中,用新思路、新方法解決業務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;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,唯有不斷學習,才能應對未來的變化。”
多地化、國際化發展催生“精鷹計劃”
2018年,海立電器推出了《干部隊伍5年建設規劃》,希望用5年時間,優化干部隊伍結構,及時替補斷層,以保持干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。這也是海立電器在業務多地化、管理國際化的背景下,分層構筑人才梯隊、將人才梯隊的構筑前置到戰略發展和業務規劃之前,自主培養出高質量人才,形成有效地、持續地發展原動力供給模式,以應對企業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核心挑戰。
海立電器首輪“精鷹計劃”于2018年10月啟動,本次畢業的首屆精鷹是由上海、南昌、綿陽、印度等地的業務部門推薦,總部人力資源部門篩選評估,并由經理室、黨委審議通過,最終20名優秀人才入選了海立電器首屆精鷹人才發展項目。首批入選的精鷹覆蓋了營銷、產品技術、制造管理、質量、人力資源、財務等多個領域。在歷經18個月的培養后,首批精鷹學員快速成長,領導力水平及工作績效得到有效提升,職務晉升率達20%。
“精鷹計劃”創新靈活的培養方式
在畢業典禮上,一名精鷹成員在畢業感言中說道:“精鷹培訓區別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,而是讓我們在興趣中學習,在學習中成長,在成長中收獲。”之所以能讓學員們快樂學習,離不開“精鷹計劃”堅持的以學員為中心的多元化培養方式,兼顧核心能力發展和個性化培養需求,這包括課堂培訓、行動學習、項目實踐、掛職鍛煉等多種培養方法。
面對這群平均年紀在35歲的年輕“精鷹”,“精鷹計劃”項目組創新地采用了游戲化沖關升級方式,將海立電器事業發展的幾大基地作為站點,設立了“上海站”、“南昌站”、“綿陽站”、“印度站”四個虛擬學習站。站點按季度運行,每站沖關內容包括線上知識學習,線下核心模塊課程集中研討、小組行動學習和課題實踐,各小組必須確保所有團隊成員完成全部的學習任務,方可進入下一站。這樣,學員學習就像組隊打沖關游戲一樣,既達到了學習的效果,又寓教于樂。
“精鷹計劃”讓人才隊培養科學有據
海立電器根據“精鷹計劃”的定位和要求,針對人才標準與培養目標達成共識,建立定期工作溝通機制,確保人才培養有序推進和取得理想成效。此外,海立電器還制定了科學的人才評價和培養輸出標準,為選拔、配置和評價考核人才提供了科學依據。
“精鷹計劃”為人才成長打造專屬“朋友圈”
為讓學員在成長中能得到足夠的支持,“精鷹計劃”項目設置了由公司領導層、指導人、人力資源部門、外部專家顧問團組成的運營者管理團隊。領導層為精鷹們提供資源上的調配和支持,在重要課題的輸入上引導方向;指導人由高級管理人員或者直線經理擔任,是學員行動學習的課題導師,持續進行學員的日常輔導和反饋;外部顧問擔任課程和行動學習轉化的引導者,是學員視野、綜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幫助者;HR是項目運營的負責人,確保項目的有序推進和最終成效。這一系列的硬核配置,就好比為精鷹從雛鳥振翅高飛提供了慈親相護;并為他們今后搏擊長空打造了最完美的助力“朋友圈”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
Copyright ?1992-2021 上海海立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05018182號-1